記錄:施翠滿老師

 

1. 吃類固醇的副作用,會導致白血球下降,抑制免疫力,身體抵抗力減低,發生庫欣氏症候群,其特徵為圓月臉、水牛肩、皮膚變薄等。

2. 小baby呼吸道要保持暢通,若呼吸不順暢,臉色易發黑,影響全身組織器官的發育。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隱翅蟲的新聞,總告訴民眾不要去打它,基本上它不會螫人,但它的體液會讓人感到灼痛、皮膚起泡、潰爛。有天晚上去拍賣場看傢俱,回家覺得腳背不舒服,脫下褲子後發現被隱翅蟲攻擊了,膝蓋背後有兩塊紅腫,可能被我夾住後,體液散發兩處,我以為隱翅蟲只有在草地或是公園較多樹的地方才會有,原來在都會區也會出現,真是恐怖!

 

      原本並不在意,之前也遇過同樣情況,雖然拖很久,但沒造成不便,所以就用ㄧ些家常藥擦一擦,但並未改善,且愈來愈不舒服,因為在腳背膝蓋後面,腳不能彎曲,連穿褲子都不舒服,診療時問謝醫師醫治方式,謝醫師表示要用童子尿治療,即七歲以下男童的尿液,但身邊並無此年紀之人,謝醫師表示有替代方案,買氨水來治療,將氨水用在紗布上敷在傷口,一天3次,結果稍有改善,但2天後傷口發炎嚴重,可能期間有喝酒之故,謝醫師表示還是用童子尿較好,剛好要回娘家,娘家鄰居有1歲半男童,剛好可幫忙治療。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麗貞醫師授課   吳宓秦摘要

 

1. 診斷步驟:

面對新個案或是個案有新的症狀產生時,先觀察身體形態、外觀、動作,再聽個案主訴,預測問題穴位,藉由穴位印證主訴,確定是否有問題,可推測事故何時發生,描述發生情形和時間,嚴重程度,續用局部和細部檢查找出問題點,並能預後,未治療的結果,解釋如何用氣功穴壓治療解決問題。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基里斯腱是沒有神經的,通常為腓腸肌因肌肉才有神經分布。

 

穴壓治療是全面性治療。因身體是全自動系統須維持體內恆定的環境,是具調節修補及再生功能,因此每次的治療都須視狀況而調整。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錄:沈育如         關鍵字:胃食道逆流、中焦

 

  胃食道逆流簡單的說就是胃的內容物逆流,導致食道黏膜組織受損而產生症狀或併發症。依食道黏膜組織受損程度可分為:1. 糜爛性;2. 非糜爛性;以及3. 食道遠端的黏膜上皮被腸道柱狀上皮所取代的巴瑞特氏食道。而用症狀來分,有兩類:1.食道內常見的症狀,如胃不適、肚子感覺有胃酸、腸胃消化不良、飲食困難等;以及2. 食道外最常見的症狀,如心臟產生的胸痛、胸口灼熱、口腔喉嚨熱痛、酸苦、口臭等。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麗貞醫師授課           吳宓秦摘要

 

一.局部疏通法用穴(參照彩色穴位圖)—以基本疏通法為基礎,將各部位再細分做分段穴壓

註:當疏通者本身的氣夠強時,氣所能涵蓋的範圍就越大,可涵蓋多個穴位,故下述位置主要讓初期學習者能熟悉穴壓的順序,穴壓深度0.3-1公分,以下多數按壓位置為肌腱,部分為穴道。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錄:育如

A 當謝醫師說要禁食時,即表示要

1. 禁食或少食所有的肉類,特別是紅肉(例如:豬、牛、羊等)。

2. 禁食所有的海鮮,只可食用少量有鱗的魚。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錄:洪韻媚.潘世皓

 

     現在的醫師常用「體質」來作一種解釋,也可能作為一種藉口。甚麼叫體質?體質就是包括一個人的身、心、生活的環境、個性、成長的方式、認知,甚至包括社會行為等等,應該通通都涵蓋其中。所以幾乎每一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體質會不會有共通性?或者有沒有特別自由的?有!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錄:施老師

 

內容:基本疏通法練習–手、腳、背部。

上課重點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拔罐不是中國人特有的醫療行為,它存在世界各地已數千年,使用的技術方法各民族、地區各異。實務上,因為缺乏基礎科學的根據,也常發生一些無預警的不良反應,因此並不被正統醫學所認同。不過時至今日,拔罐卻仍舊廣泛地被當作另類及輔助療法,或一般民眾私下的治病方法,這個事實值得我們正視。

 

       拔罐作為治療的工具和每個時代人類的文明、醫學理論和信仰有關。在西方最具代表的是古埃及、希臘、羅馬時代的「四體液學說」,並且以放血作為拔罐的主要目的。之後,由於科學的進步「四體液學說」不再適用,拔罐放血的效果也被証實沒有實際的功效,西方遂放棄拔罐不再使用。然而在東方,則以中國為最主要的拔罐運用地區。遠古時候,中國最先利用獸角當作拔罐的工具,用以拔取出皮膚表面的癰疽,是一種外科治療的手法,稱為「角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用來緩解疼痛和治療內科症狀的方法,成為中國傳統醫學上治病的醫術之一,但仍舊稱為「角法」,直到後來中醫學家將中醫經絡學的概念納入拔罐部位選取的根據,遂改稱為「拔罐法」。

 

謝麗貞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