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慧珍
感謝謝醫師讓我有在診邊學習的機會,在這兩個月的學習過程中,我的心得可歸納爲以下幾點:
一、謝醫師的治療方式將傳統穴壓拔罐高度結合了現代醫學,除了傳統的經絡與穴道外,在穴壓點的選擇上,融入了西醫解剖學、生理學、動態體位治療等。能更明確的找出相應的治療位置,療效也立竿見影。
二、謝醫師廣博的醫學知識及豐富的診療經驗,可以快速、準確的判斷出疾病的發生原因、位置、性質、發生時間、未來可能發展及轉變,讓許多重病患者及各種疑難雜症都獲得良好的療效。遇到須急性救治的病患,也能準確、快速的利用穴道及神經系統的按壓及手法,讓病人精神、身體回復正常。有時縱使需耗費大量氣能,仍然會無私的全力救治。
- Feb 10 Mon 2020 11:30
診邊學習心得
- Feb 10 Mon 2020 11:12
診邊實習對我有何幫助?
作者 楊慧珍
在跟診的兩個多月中,給我不少的啟發:
首先是身為醫者該有的基本理念及態度,一是要審慎嚴謹的對待醫療工作,除了為病人盡心盡力給予適當的治療和正確的預防保健知識外,自身也要樹立醫者的威信,不做無謂的行為,對待病人的態度親切但不隨便。
在專業方面,要更努力精進,尤其是以穴壓為主要醫療方式,自身的體能及氣的培養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把練氣當成每日的功課。對於專業知識要精益求精,解剖學、生理學、經絡穴道、用藥要熟練,各種日常保健知識要廣泛涉獵。另外,患者心理也要有所掌握,適時的給病人信心,訓練自身氣場,穏重不慌亂。
- Jan 20 Mon 2020 14:47
財佈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 Dec 27 Fri 2019 15:50
最新消息!
穴壓與拔罐學會教育訓練班開班了
課程名稱:基礎保健練氣班
上課時間:2020年2月4日起至5月19日
每星期二早晨7:30〜8:30,共計16堂課16小時
- Dec 12 Thu 2019 12:22
國家圖書館-創刊50周年展覽 穴壓與拔罐學會 參訪活動
日期: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 上午09:00
地點:國家圖書館二樓閱覽大廳
參加人員:理事長-謝麗貞醫師
會員/學員-林文絹、朱憶華、金伶、劉群威、邵芸英
- Dec 02 Mon 2019 11:48
我有力氣了
作者 蘇維竹
11/23體表會,7:30前我就到學校,這一次學校規定六年級要參加的項目有:大會舞、400公尺接力、大隊接力,其中400公尺接力班上男生只派四人,而我居然能成為其中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測100公尺時,我有測到全班第三名的佳績),我可是上學期連大隊接力都沒資格跑的人,但我這學期卻在體育方面有著大大的進步,例如我上學期100公尺、200公尺、800公尺都是全班倒數前二,但這學期居然100公尺拿到全學年第十、200公尺全班第三、800公尺全班第四,這些都要感謝謝醫師和瓏仁叔叔及其他志工們的治療,要不是他們願意幫忙,我在體育方面可能還是全班倒數,也是因為他們,我才有機會取得代表班級參加400公尺接力賽的資格!
[碰!]的一聲槍響,400公尺接力開始了,我是第二棒,棒子沒過多久就傳到我手中,我努力地跑呀跑,終於把棒子傳給第三棒,我便回到觀眾席上用力的幫同學加油,我們班400公尺接力最後終於拿到了第二名,這也是我生平第一面和體育有關的獎牌,希望下次可以跑更快,也感謝謝醫師這麼用心地幫我治療。
- Nov 29 Fri 2019 11:52
學員回答陳醫師在本會的實習見聞與問題 20191126彙整
- Nov 18 Mon 2019 15:49
混亂劇烈的腹痛—騎機車的胯下受傷
作者:楊瑜婷
我是楊瑜婷,身體不適是在11/1星期五凌晨發生,下腹疼痛到無法入眠,忍痛致當日早上門診時間至某大醫院泌尿科就醫。泌尿科科醫師做完腹部超音波及腹部觸診後,初步評估不是膀胱的問題,怕是腹膜炎,闌尾炎,甚至是子宮內有問題,並表示我腹部疼通的問題不單純,需緊急做深度檢查,為省下時間,直接幫我轉急診安排做電腦斷層掃描。
在急診室裏,重新進入掛號、等待的程序。待急診室醫師問完診,判斷是骨盆腔發炎,安排了電腦斷層掃描並會同婦產科照會,此時感覺又進入另一個層級,亂中有序中我也隨即開始配合尿液、抽血檢查,注射點滴、止痛劑等,然後躺在病床上讓醫護人員推送去電腦斷層掃描檢驗單位及婦產科門診。婦產科醫師做完檢查後告訴我,電腦斷層報告看不出來我肚子痛的原因為何,沒有發燒,尿液、血液檢查也都正常,也排除了泌尿科醫師擔心的腹膜炎等問題,但方才的腹部超音波,看到我有三個問題:子宮肌瘤、腺肌瘤及骨盆腔發炎,所以她推斷我肚子痛跟這三個問題有關,然後與我討論吃藥的方式及回診時間,並做一個結束。
當天晚上我回到謝醫師的門診,跟謝醫師敍述了當日所發生的症狀及大醫院醫師們所進行的檢查及判斷。謝醫師做完觸診後告訴我,我的腹痛由來是因為腿根即胯下圓韌帶嚴重拉傷,到不能再忍受而爆發。這圓韌帶為兩側大腿內側,自腿根與腹部連接交界處的凹溝,上走深入下腹部,進入子宮兩邊的闊韌帶中。圓韌帶的長期拉傷並延伸至下腹部牽扯其內各器官,是我疼痛的真正原因,完全與子宮、骨盆腔,膀胱無關。謝醫師幫我找出病因,原來是我拾幾年來長期騎機車時讓小孩坐在我身前,長久跨坐造成兩側大腿過度外張,圓韌帶大範圍拉傷了!在謝醫師的穴壓治療與拔罐輔助下,我的病情終於得到改善與舒緩。
- Nov 05 Tue 2019 11:25
謝醫師與剖腹產後症候群
作者:陳子瀅
與謝醫師結緣
因緣際會透過同學的介紹認識謝醫生,事前同學再三交代,要先評估自己的條件,確認自己的看病意願,因為謝醫生不太隨便接新病人,且一旦決定要看診的話,便要密集治療,否則也是在浪費自己及謝醫師的時間!在內心掙扎許久,畢竟本人目前定居台中,考慮交通、時間各面向問題,最後反問自己難道健康就這麼不值錢嗎?於是乎在今年2019年6月前往高雄進行第一次初診。
病情描述
- Nov 02 Sat 2019 16:54
運動員的運動傷害—謝醫師看診心得
作者:李松銘
與謝醫師緣分起源
與謝醫師的緣分算是由我媽媽牽線的,有天媽媽要我載她到市區看診,路上媽媽一直和我說謝醫師的英明神武,但聽了治療內容心想:『不就是拔罐嗎?哪有這麼大效益,我又不是沒有拔過罐。』便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情與媽媽一同前往看診,入診內與謝醫師打招呼後便開始等待排隊,排隊時診間外有許多看診須知,媽媽告訴我若是沒遵守可能會挨一頓罵!而經過一段時間後,輪到媽媽入內看診,我特別觀察了一番,映入眼前的是一台我從未見過的拔罐機器,這台可調氣壓式的拔罐我還第一次見,而醫師操作時也隨時監控著罐內壓力,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拔罐方式,伴隨著母親的哀叫聲,治療結束了,這是我第一次去到診所可是並未看診,但此時我心中已充滿好奇心。
第一次看診